东北农业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是的,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双一流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具有农业科学优势、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特色,农业、工程、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协调发展。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和农村部共建,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国家“中西部高校基本能力建设项目”优秀高校评选。
1948年在哈尔滨成立,学校最初被称为东北农业学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农业院校。著名教育家、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建校以来,学校隶属于东北省委农业和农村部、高等教育部、农业和农村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和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被认定为黑龙江省重点大学。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办学水平: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拥有博士学位912人,硕士学位409人。目前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人,“万人计划”15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亿人计划”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1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人,农业和农村部第二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及其创新团队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奖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人,国家级著名教师3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3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8人,黑龙江省“雁头队”5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9人,青年“龙江学者”7人,博士生导师297人。
全日制在校生29286人,其中研究生5020人,本科生24人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4.提名篇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是国家重点职业教育基地。这所大学是一所具有典型毕业生就业经验的国立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25多万名各级各类学生,包括一批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型”人才、一批遍布全国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一大批活跃在黑龙江省和国家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7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和农村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和农村部区域实验站1个,农业和农村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3个,农业和农村部科研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机构之一。建校以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37项;先后11次荣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2次,“经济振兴奖”3次,“粮食生产贡献奖”2次,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有资格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远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大学校长论坛的中方秘书处。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了“聚焦东北亚、吸纳他人优势”的国际交流特色。
学校占地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7.15亿元。是首批全国节能事业单位示范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会、中国乳品工业、乳制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和《黑龙江纺织》在国内外出版。
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199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科技先进集体;200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省民主管理事业先进单位;2008年荣获省级安全和谐(文明)校园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之家”;2012年被评为全国“争创卓越”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14年被评为具有典型毕业生就业经验的全国性大学,荣获全省“十大和谐校园”称号;2015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模范称号;2018年被评为“具有典型创新创业经验的国立大学”;2019年,荣获省级文明校园模范称号。
新时期东北农业大学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有利机遇,继承“艰苦奋斗、不断提高自我”的精神,弘扬“勤劳、务实、奉献、创新”的学校精神,以建设道德和培养人为本。以加强农业为己任,满怀信心,向“国际知名、国内同类一流、多学科、研究型、开放型、具有中国北方现代农业特色”的高水平农业大学迈进!
东北农业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名数据,东北农业大学在全国排名第109位,在吴树莲大学排名第136位,在软科学大学排名第116位,在美国新闻大学排名第135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