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职业技术大学是资源与环境的双一流大学吗?
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是兰州商学院常青学院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的整合。它成立于2021。5月三1日教育部批准的省级公立本科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中国气象局兰州气象学校(成立于1951年)和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甘肃煤炭工人大学(成立于1984年)。2004年,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政府批准,两所高校合并改制为中国西部第一所资源环境类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二千零二十一2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国家重点中学甘肃水利水电学校(创建于1951年)并入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办学精神,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凝聚和形成“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质量第一”的校训、“求真务实”的校风,“立德育人”的教学方式和“知行合一”的学风。在7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造就了甘肃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环境模式”,办学过程成为甘肃高等职业教育敢为先、奋发图强的“旗帜”。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办学水平:
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00余人,高职生1.88万余人,中职生500余人。有4个校区,1个工教结合示范园区,占地2307亩,建筑面积43.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0254万元,237个校内实训场和实验实训室(包括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21个校外实践实训基地。该图书馆藏书143万册。
学校主要为国家气象、民航、煤炭、地质、安全、冶金、水利、化工、珠宝、金融和贸易等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和技能型人才。教育水平包括本科、专科和中专。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是军队、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私营企事业单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2012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就业先进单位,2014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学校称号。在2018年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视频会议上,学校代表高职院校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秀典型经验做了交流发言。学校是全国职业院校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应急安全生产教育一体化联盟副主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成员。
学校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了一支教育观念现代、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939人,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257人。其中,1名教师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家称号,1名教师获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5名教师获得省著名教师称号,2名教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8名教师获得省园丁奖,两名教师获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七名教师获得省青年教师人才奖,两名教师获得甘肃省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有13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工作室和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错位、不平衡、明星管理、专业群体发展”的专业群体建设战略,重点布局与甘肃省气象、冶金、环保、安全、金融、贸易等十大生态产业人才需求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专业。现有专业77个(含本科专业8个),其中应用气象学和金属材料精密成型两个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骨干专业10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双高计划”7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体,主持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获3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方向,重视技术转让和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和机制改革,大力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业企业的合作,建立甘肃省资源环境职业教育集团等科研平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产业教育整合研究院、甘肃省军工职业培训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批准市级及以上垂直科研项目500多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部级40多个。已经批准了60多个横向项目。教职员工发表了3500多篇公开学术论文篇.获得500多项知识产权、45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01项软件版权授权。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近10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30项。
学校重视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品牌优势,致力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建立了教育部高职院校校长培训培养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甘肃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国家有色冶金技术“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甘肃应急管理学院拥有甘肃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兴隆兰州牛肉拉面国际商学院、龙源工匠培训基地、煤炭工业学院等近30个社会服务平台,每年为社会提供近2万次专业培训。
形成人才培养高地;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形成社会服务高地;提高技术附加值,形成技术创新高地;“一带一路”,努力成为职业教育和西部大开发的先驱,面向建设引领改革、支持发展、中国特色和世界占领的职业技术大学。